当代中国舆情研究:2000-202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天津师范大学 毕宏音
该专著获得第十八届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成果简介:《当代中国舆情研究:2000-2020》立足中国发展现实,聚焦二十一世纪以来二十年的舆情研究成果,比较全面系统梳理了舆情研究核心范畴——舆情概念和舆情变动规律的研究发展脉络,归纳了以网络舆情现实研究为典型的舆情热点问题研究的几条支脉,回顾了舆情研究方法的承继演化过程,总结了舆情信息工作与研究智库的关联与协同历程,力求梳理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舆情研究如何致力于中国舆情学的理论建构和知识体系编织,怎样吸收多学科养分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探寻,逐步形成了一个政治立场方向正确、要素结构相对完整、研究内容日趋系统化、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完善的基本理论架构。更进一步,该书就舆情研究是否从一个学界聚焦的新研究领域,逐步成长为已可提供一系列深入探究中国社会现实的强有力的理论工具和技术方法,并已经成长为相对成熟的舆情学科,在充分肯定基础上,亦作出了理性反思、冷静评判和积极建构。
成果创新:该书始终把握研究的现实意涵和政治意义,努力探究现代舆情研究怎样置身二十年恢宏的社会发展历程,在国家—社会、群体—个体、人文—技术、权力—权利、真实—虚拟、心理—行为的联系与互动中,不断贴近现实需要,服务于党和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和哲学社会科学舆情智库建设的伟大历史和应用实践。该书亦立足中国特色的舆情学科建设,力求对舆情研究现实进行反思和超越。在归纳了学界对舆情学科地位的讨论与认知,总结了舆情、网络舆情变动规律探索过程中形成的十大基本规律性共识基础上,强调研究者需躬身自省,从研究共识、研究精神、研究本体和研究方法上加以建构和超越的基本认识和解决之道。同时提出舆情研究基本理论建构和实践运用的本土化、时代性、国家性、问题性、技术性、融合性等六维进路,探讨了怎样从多维视角出发,再认识舆情、网络舆情的动态传播规律,兼具了新的学术研究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
主要反响: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5篇。其中,成果获《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共3次,获《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和论点摘要各1次。截至目前,上述成果获同行转引共90余次。该书还获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权威图书馆馆藏。
作者简介:毕宏音,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员,国家治理研究院网络社会与舆情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专注舆情基础理论研究和网络社会学建设探索。主要学术成果包括:独立撰写和参与撰写《微博诉求表达与虚拟社会管理》、《新媒体网络舆情合理性表达与协商民主体系建构》、《诉求表达机制研究》、《舆情支持与舆情危机》等理论专著12部;发表论文近70篇,其中5篇获《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获《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4篇论文获《新华文摘》《红旗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天津市优秀调研成果奖三等奖3项。入选国家级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
|